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熱利用專委會主辦的太陽熱能研討會日前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舉行,60多位太陽能專家聚首,呼吁對太陽熱能利用給予更多政策支持。
太陽熱能產品絕大多數國內消化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殷志強在34年前就開始太陽熱能利用研究,他告訴記者,從1990年開始,我國成為世界上太陽熱能利用最大的生產國、使用國,到2011年年底,中國太陽能熱水器保有量占全球總量的62%?!爸档靡惶岬氖?,在太陽熱能利用領域,我國擁有絕大多數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研發水平處于國際前列,很多國際標準都是參照中國的?!?nbsp;
同為太陽能利用,中國光伏產品目前是兩頭在外,自主知識產權不多,產品絕大多數依靠出口,受制于國外市場。而太陽熱能利用的產能95%在國內消化,除了節能減排,拉動內需作用也很明顯。
工業利用太陽熱能潛力巨大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張小松表示,目前太陽熱能利用主要集中于民用,即為居民提供生活熱水,“總體來說,目前運用在工業領域的比較少,但其工業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節能減排的作用可以得到更大發揮?!?nbsp;
在太陽熱能領域,100攝氏度以下的熱水為低溫,100—400攝氏度為中溫,400攝氏度以上為高溫,中溫在工業上的利用空間很大。張小松介紹說,我國有50多萬臺工業鍋爐,主要用煤做燃料,如果改用太陽熱能,由低溫設備預熱、中溫集熱器加熱,“節約下來的標煤就是天文數字了”。
據張小松介紹,目前太陽能中溫加熱技術已經成熟,蘇南地區的很多印染企業都在使用這種方式,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他認為,在紡織、食品、海水淡化等工業領域,太陽熱能利用剛剛“破題”,推廣使用的潛力巨大。
太陽熱能利用呼喚政策支持
殷志強參與撰寫的《中國工程院可再生能源戰略研究報告》指出,除了民用太陽熱能,中溫工業熱力的推廣使用是我國下一階段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也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但需要政策匹配。
目前國家對光伏產業有支持政策,但對太陽熱能利用還沒有與之匹配的政策出臺。殷志強說:“太陽熱能設備在制造過程中污染很小,真空管制造原料主要是玻璃,平板集熱器主要由金屬制成。最重要的是,太陽熱能設備的首次投入及維護、保養成本很低,無論是民用還是工業用,都比較容易推廣?!?nbsp;
專家認為,現在太陽熱能與民用建筑結合推進比較順利,但在工業領域的太陽熱能利用很少。如果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并加快推廣,則既能有效減少對煤炭等能源的依賴,又能降低企業成本,實現雙贏。